UpdateTime:2022/4/26 12:02:29
日本東京作為日本乃至全球最繁忙的地區,擁有兩大機場,分別是成田機場和羽田機場,其中成田機場主要負責國際航班,是日本兩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而羽田機場主要負責國內航班,也肩負少量國際航班(亞洲區內航線)。由于國內航空公司飛東京都會使用到這兩個機場,而東京也是國內航班飛美國的中轉站,如果要進行兩個機場的中轉就需要預算好時間。羽田機場京離市區較近。而成田國際機場在東京市東北郊外,距離東京市區68公里,是世界上離城市最遠的機場之一―盡管你可以方便地選乘從市中心到成田的特急成田快線或巴士線路,但也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
東京國際機場(日語:東京國際空港/とうきょうこくさいくうこう Tōkyō Kokusai Kūkō ,IATA代碼:HND;ICAO代碼:RJTT)是位于日本東京都大田區的機場,因座落于羽田地區而通稱為羽田機場(日語:羽田空港/はねだくうこう Haneda Kūkō)。啟用于1931年8月25日,以營運國內航線為主、兼營中短程以及深夜長程的國際航線,并與成田國際機場并列為東京兩座聯外機場。根據日本《空港整備法》,該機場被分為第一種機場。其占地約1,522公頃,無論在面積、起降航班或旅客流量上,都是日本最大的民航機場,也是2015年世界客運流量第三高的機場之一。
東京國際機場現有3個航站樓、3個貨運機坪,均為2個國內線專用、1個國際線專用,另有VIP用設施、私人客機用設施丶航空公司維修機棚丶報社專機機棚等支援性質設施。第一與第二航站樓間有地下電動步道連接,也可使用免費循環巴士往來3個航站樓之間。由于場區靠海,隨著再擴建工程的展開,在國際線航站樓附近設有游船碼頭。
東京國際機場 Tokyo International Airport 東京國際空港 | |||||||||||||||||||||||
---|---|---|---|---|---|---|---|---|---|---|---|---|---|---|---|---|---|---|---|---|---|---|---|
IATA:HND – ICAO:RJTT | |||||||||||||||||||||||
機場概覽 | |||||||||||||||||||||||
機場類型 | 民用 | ||||||||||||||||||||||
營運者 | 國土交通省東京航空局 | ||||||||||||||||||||||
服務城市 | 東京 | ||||||||||||||||||||||
地理位置 | 日本東京都大田區羽田空港 | ||||||||||||||||||||||
啟用日期 | 1931年8月25日 | ||||||||||||||||||||||
樞紐航空公司 |
|
||||||||||||||||||||||
海拔高度 | 11米 | ||||||||||||||||||||||
座標 | 35°33′08″N139°46′47″E坐標:35°33′08″N 139°46′47″E | ||||||||||||||||||||||
網址 | www.tokyo-airport-bldg.co.jp | ||||||||||||||||||||||
跑道 | |||||||||||||||||||||||
|
|||||||||||||||||||||||
統計數據(2014年) | |||||||||||||||||||||||
|
跑道共有四條:
根據統計,東京國際機場于2004年度共有約28.5萬班航班起降,而2003年統計,旅客則約6,288萬人次(平均每天17.23萬人次)。至于貨運量方面,2003年全年貨運量約72.3萬噸,是日本的第3位(平均每天1980.8噸),第1位是成田機場,第2位則是關西國際機場。
成田機場啟用后,在羽田機場起降的航班大多以國內線為主,國際線航班改在成田機場起降,但亦有例外情況。以天皇為首的皇族和以首相為首的閣僚所乘坐的行政專機、政府機構專機與特別機、以及國賓到訪等的專用機與特別機的起降,全部都在羽田機場進行。此因羽田機場較為靠近市中心,而且亦基于警備上的考慮。為此,羽田機場設有一些VIP的專用設施,如VIP機專用的停機坪(V1及V2停機坪)及貴賓室(與一般的航站樓分開)等。
羽田機場是日本少數可以作24小時航班起降的機場之一。其他同樣可作24小時起降的機場包括關西國際機場、中部國際機場、新千歲機場、新北九州機場及那霸機場?,F在于深夜起降的航班,大多是國際線包機及一些貨運航班(如由大和運輸屬下的“超速宅急便”等速遞公司所使用的航班)。至于國內線各航站樓的開放時間,則由定期航班的起降時間所決定。
目前機場的管理及運用主要是由國土交通省屬下的東京航空局東京機場事務所負責,而各個旅客大樓的管理及運用則由日本機場建設株式會社負責。日本機場建設只是一間客運航站樓的設施管理及運用公司,與成田國際機場株式會社、中部國際機場株式會社及新關西國際機場株式會社等機構不同,上述公司會同時管理及運用整個機場的設置及設施,是政府指定的特殊公司。
1931年8月,位于當時荏原郡羽田町鈴木新田字江戶見崎(即舊有航站樓附近。翌年成為了東京市蒲田區羽田江戶見町),日本第一個國營(由遞信省管轄)的民用航空專用機場東京飛行場正式啟用。這是日本的民用航空事業萌芽期的一個重要機場。(面積53公頃,有一條全長300米,闊15米的跑道)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由駐日美國陸軍接管,改稱Haneda Army Airbase(羽田陸軍航空基地)。但同年,美軍以擴建工程為由,強制機場附近的居民于48小時內遷走。
這一帶的舊有地名分別是羽田江戶見町(即鈴木新田字江戶見崎)、羽田穴守町、羽田鈴木町(即鈴木新田字宮之下?辰巳之方?巽之方?明神崎?鈴納耕地?堤外東南)、羽田御臺場、鈴木御臺場(即鈴木新田字御臺場?御臺場耕地?辰巳島)及獵師町御臺場(即羽田獵師町)。
|
此章節未列出參考或來源。 |
同盟國結束管理日本后,美軍于1952年7月歸還一部分的機場,當時就更改成為現在的名稱“東京國際機場”。直至1958年才全數歸還。而在歸還前的1955年則興建了一座新的航站樓。
之后,在1964年因主辦夏季奧運會而數度將航站樓擴建及重建,配合填海工程的展開(后述),于1993年9月開始國內線的航站樓轉到第1(西)航站樓。自此之后,航站樓所在的地方就被稱作“Big Bird”(大鳥)。1998年3月20日,國際線航站樓遷到舊有國內線航站樓原址。
2004年12月1日,第2(東)航站樓也開始運作。全日本空輸(ANA)集團,以及與集團有合作協議的北海道國際航空(ADO)國內線業務亦一同遷到新的航站樓。結果,在同年12月21日仍留在第1(西)航站樓的日本航空(JAL)集團,加上一直使用同大樓的南翼,以及剛由全日空集團遷移留下來的北翼,不包括新加入的航空公司的話,事實上:
就是說兩個集團均有專用的航站樓。
各自的航站樓也髹上了不同代表顏色。第1航站樓髹上了日航集團的企業顏色紅色;而第2航站樓則髹上了全日空集團的企業顏色藍色?,F在日航集團更加善用廣闊的第1航站樓,把國內線的登機手續分門別類。南翼負責中國、四國?九州?沖繩等地航線,而北翼則負責北海道、東北、北陸、近畿地方的航線。
另外,在2006年4月1日與全日空的國內線實行航班編號共享的亞洲天網航空(SNA),亦同時遷往第2航站樓,使到在兩座航站樓內同時出現了3個系列的航空公司。
伴隨著第2航站樓的啟用,當局在2005年4月1日調高了從東京國際機場起飛航班機票的“旅客設施使用費”(機場稅)100日圓。這項措施生效后,對使用這個作為國內線樞紐優越地位的機場的批評相繼出現。因為這是日本首次對國內線征收旅客施設使用費(中部國際機場亦于同日開始征收)。
本來的航站樓是比現今的更靠近陸地,位于現在B跑道南端的附近,3條跑道的設計亦本應以圍繞舊有航站樓為主。但自從1964年,海外旅行自由化實施以后,使用飛機的乘客急增,同為國際線及國內線機場的羽田航站樓開始應付不了急增的航班數目。故在1970年代,把最靠近當時航站樓的舊有A跑道(15R/33L)封閉,改建成為停機坪。
但在國際線遷往新落成的成田國際機場后,因其他地方機場相繼噴射化等因素使航空運輸送能力持續上升,國內線的需求亦大幅增加。故狹窄的航站樓和兩條跑道(因兩條跑道的交叉設計不能同時使用,實際上只有一條),作為首都機場的吞吐量已經嚴重飽和。再加上跑道鄰近民居,噪音問題持續,為了改善機場機能及減低噪音滋擾,當局在1984年1月開始進行填海工程。工程分開三期:
第一期(1984年1月-1988年3月)近年因為航空的需要增多,加上羽田機場的運量在1990年代以后到達極限,日本政府自2000年起檢討是否需要建造首都圈第三機場,以分擔羽田、成田兩座機場的容量。檢討結果在2002年1月公布,認為將羽田機場進行擴建是最合適的做法,因而展開下述的再擴建計劃。
在主要于吹南風時使用的B跑道上建設新的快速脫離道,讓著陸后的航機更快駛離跑道,于2009年7月啟用。所謂快速脫離道,是為了增加起降次數從而使機場的處理能力上升的建設。它可以讓航機以滑行跑道時的高速直接駛入滑行道之上,因為這個緣故,快速脫離道會以一個傾斜的角度從跑道伸延。之前羽田機場的B跑道平均一小時只能處理32班航機起飛及28班航機降落。由于降落航機數目較少,若能使航機早點離開跑道,則有望在一小時內增加至29班航機降落,那么一天就可以多加14班航班降落。另外,在A和B跑道旁新設一些用以連接跑道旁平行滑行道的新滑行道設施。
此計劃將會在靠近神奈川縣的海面上建造人工島,島上將會筑有一條與B跑道幾乎平行、約長2500米的新跑道。這樣一來,表示機場處理能力的“年間起降能力”將會由28.5萬次上升至40.7萬次。國土交通省在確保未來國內航線的需要后,將剩余接近一年3萬架次的起落時間分配給國際航班。
但是,D跑道將會遠離現有的控制塔,若跑道建成的話,從控制塔將不能目視滑行在D跑道上的航機。所以將會在現有控制塔的東南方,鄰近2號停車場“Bus Pool”的地方,興建一座世界第3高,高度116米的全新控制塔。不過卻使現有的控制塔在建成十數年后就不再使用了。
順帶一提,其實計劃當初是建議于現有的B跑道旁,直接多建一條完全平行的跑道。但這樣一來當吹南風或雨天時,航機就須要飛越千葉縣浦安市市區上空,特別將會于東京迪士尼度假區直線距離300米處經過而形成問題,因而更改成現貌。
新跑道于2010年8月已基本竣工。9月起開始最后調整階段,10月21日正式啟用。
計劃打算在A跑道、B跑道及環八通圍繞的地方,新建一座國際線用的客貨運航站樓以及停機坪等設施。這個國際線地區將會采用PFI(民間主動融資)的方法興建,并已于2010年10月21日啟用。首班使用新客運樓的航班為全日空從香港抵達的NH1276號航班,日本航空飛往首爾金浦的客機(編號:JL091)則是第一班從新客運樓出發的航班。
整座國際線航站樓,由5層高的航站樓,以及6層高分成7段的停車場(約3,200個泊位)所構成。在航站樓之內,建有以昔日江戶街道模樣建成的商店街、以及日本最大規模的免稅店。而且旅客設施使用費設定在比中部國際機場的2,500日圓為低的2,000日圓。至于連接航站樓的交通方面,除了東京單軌電車羽田線一部分的路軌作出更改,以連接鄰近新建的車站之外,在地底運行的京急空港線也興建新車站。而整座航站樓的維修、營運由大股東為日本機場建設的“東京國際機場航站樓株式會社”(東京國際空港ターミナル株式會社)負責。
貨運航站樓由兩幢一年間處理50萬噸貨物的倉庫、易腐壞食品倉庫及熏蒸設施所構成。而整座貨運航站樓的維修及營運則交由以三井物產出資的“東京國際貨運航站樓株式會社”(東京國際エアカーゴターミナル株式會社)負責。
停機坪以及周邊道路等的維修由以大成建設為中心的集團負責。
此機場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線主要由日本航空輸送及滿州航空負責營運,戰后依然是東京唯一的國際機場,負責由世界各國飛來的國際線。但自1978年新東京國際機場(今成田國際機場)啟用后,基本上為國內線專用機場。中華民國的航空公司——包括中華航空以及1989年成立的長榮航空飛航臺灣的航班是極少數仍在羽田機場起降的國際線定期航班;但是日籍的日本亞細亞航空(日航集團)與全日本空輸(全日空集團)往返臺北及東京的航線,則在距離市區更遠的成田機場起降,反而有利中華民國的兩家航空公司爭取想方便出入東京市區的旅客。2002年4月18日,新東京國際機場的暫定平行跑道啟用之際,中華航空及長榮航空才一并改到成田機場起降。隨后一段時間,在羽田機場起降的國際線只會以包機形式出現。
過去曾開辦過定期航線的外國航空公司隱藏▲
|
|
|
2003年11月30日開始,開通了往返韓國首爾金浦機場之間的定期包機,分別由日本航空、全日空、大韓航空及韓亞航空營運。
2007年9月29日,開通至中國上海虹橋機場的定期包機航班,分別由日本航空、全日空、上海航空以及中國東方航空運行,每日往返各一班。
2008年起,日本航空開始營運來往香港國際機場的包機航班;同年4月1日,全日空開辦每日一班定期往返的航班。2008年7月1日,日本航空亦開辦每日一班定期往返的航班。
2009年10月25日,開通了往返北京(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之間的航班,分別由日本航空、全日空及中國國際航空營運。日本航空、全日空每日各自運行一個航班,中國國際航空每日運行二個航班。
隨著再擴建工程及D跑道的建設,羽田機場的最大起降次數大幅增加,而擴充的運量主要會用于消化一些清早及深夜時、因為成田機場的夜間飛行管制而無法起降的長程國際航班。包括法國、英國、泰國與荷蘭等國家,都陸續根據此政策開辦清早或深夜的定期國際航班,使得羽田機場逐漸朝向國際機場化的方向轉變。國土交通大臣前原誠司在2009年10月12日發表意見,認為應該撤除“羽田飛國內、成田飛國際線”的現有政策,讓羽田轉型成24小時皆可飛航的國際轉運機場。此番發言引起成田機場所在地的千葉縣與關西國際機場所在地的大阪府地方官員強烈的反彈,擔心因為羽田機場的排擠效應而使兩地的國際機場反遭邊緣化與地方機場化。
2010年10月31日,羽田機場復辦國際定期航班,睽違31年后復航往返臺北(臺北松山機場)之間的航班,分別由日本航空、全日空及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營運。日本航空、全日空、中華航空和長榮航空各每日飛航2個航班,每日往返共計8航班。目前使用機型為日本航空、全日空均使用B767-300&B777-2&B787-8,中華航空與長榮航空則使用A330-300,A330-200。
此計劃是隨著羽田機場的再擴建及國際化,構思在位于多摩川之上的首都高灣岸線及大師橋之間,建設一條連接機場的橋或者海底隧道,同時在神奈川縣的川崎市旁設置一些機場相關設施。除了建設國際線航站樓的離境大堂等設施外,亦一并建有酒店及物流設,以刺激沉寂的京濱臨海區?,F在,國土交通省航空局設置的“關于神奈川口構想協議會”(成員:國土交通大臣、神奈川縣知事、橫濱市長、川崎市長)對于這個構思正進行具體的檢討。
|
|
|
這篇條目或章節需要時常更新。內容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或進展。 未有可靠來源的臆測內容可能會被移除。若您發現有尚未更新的內容,歡迎您編輯更新。 |
航空公司 | 航點 | 航站樓 |
---|---|---|
Air Do(HD) | 女滿別、札幌-新千歲、旭川、函館、帶廣、釧路 | 2 |
天馬航空(BC) | 札幌-新千歲、沖繩、長崎 (經神戶)、神戶、鹿兒島、福岡 | 1 |
日本航空(JL) | 三澤、大分、大阪-伊丹、大阪-關西、女滿別、小松、山口宇部、出云、北九州、札幌-新千歲、旭川、沖繩、函館、奄美、岡山、松山、長崎、青森、秋田、宮崎、高松、高知、帶廣、釧路、鹿兒島、熊本、福岡、廣島、德島 | 1 |
日本航空(JL) | 上海-虹橋、上海-浦東、巴黎-戴高樂、北京-首都、胡志明市、首爾-金浦、香港、倫敦-希斯路、曼谷-蘇凡納布、新加坡、臺北-松山、廣州、檀香山、舊金山 | 國際 |
日本航空(JL) (由J-Air營運) | 三澤、山形、南紀白濱 | 1 |
日本越洋航空(NU) | 石垣、沖繩、宮古 季節性:久米島 | 1 |
全日本空輸(NH) | 八丈島、大分、大阪-伊丹、大阪-關西、大館能代、小松、山口宇部、中標津、札幌/新千歲、石見、石垣、名古屋-中部、莊內、米子、佐賀、沖繩、函館、岡山、巖國、松山、長崎、秋田、宮崎、神戶、紋別、能登、高松、高知、釧路、鳥取、鹿兒島、富山、稚內、熊本、福岡、廣島、德島 | 2 |
全日本空輸(NH) | 上海-虹橋、上海-浦東、巴黎-戴高樂、北京-首都、河內、法蘭克福、洛杉磯、首爾-金浦、香港、倫敦-希斯路、馬尼拉、曼谷-蘇凡納布、悉尼、雅加達、新加坡、溫哥華、臺北-松山、廣州、慕尼黑 | 國際 |
全日本空輸(NH) (由Air Japan營運) | 檀香山 | 國際 |
全日本空輸(NH) (由全日空之翼營運) | 名古屋-中部、秋田 | 2 |
亞洲天網航空(LQ) | 大分、長崎、宮崎、鹿兒島、熊本 | 2 |
星悅航空(7G) | 北九州 | 1 |
星悅航空(7G) | 大阪/關西、山口宇部、福岡 | 2 |
樂桃航空(MM) | 首爾-仁川 (2016年2月6日開航)、臺北-桃園 | 國際 |
大韓航空(KE) | 首爾-仁川、首爾-金浦 | 國際 |
韓亞航空(OZ) | 首爾-仁川、首爾-金浦 | 國際 |
中華航空(CI) | 臺北-松山 | 國際 |
長榮航空(BR) | 臺北-松山 | 國際 |
臺灣虎航(IT) | 臺北-桃園 | 國際 |
上海航空(FM) | 上海-虹橋、上海-浦東 | 國際 |
中國東方航空(MU) | 上海-虹橋、上海-浦東 | 國際 |
中國南方航空(CZ) | 廣州 | 國際 |
中國國際航空(CA) | 北京-首都 | 國際 |
天津航空(GS) | 天津 | 國際 |
吉祥航空(HO) | 上海-浦東 | 國際 |
春秋航空(9C) | 上海-浦東 | 國際 |
海南航空(HU) | 北京-首都 (2015年12月24日開航) | 國際 |
奧凱航空(BK) | 天津 | 國際 |
香港快運航空(UO) | 香港 | 國際 |
國泰航空(CX) | 香港 | 國際 |
港龍航空(KA) | 香港 | 國際 |
嘉魯達印尼航空(GA) | 雅加達 | 國際 |
全亞洲航空(D7) | 吉隆坡 | 國際 |
菲律賓航空(PR) | 馬尼拉 | 國際 |
越南國家航空(VN) | 河內 | 國際 |
新加坡航空(SQ) | 新加坡 | 國際 |
泰國國際航空(TG) | 曼谷-蘇凡納布 | 國際 |
英國航空(BA) | 倫敦-希斯路 | 國際 |
德國漢莎航空(LH) | 法蘭克福、慕尼黑 | 國際 |
法國航空(AF) | 巴黎-戴高樂 | 國際 |
澳大利亞航空(QF) | 悉尼 | 國際 |
加拿大航空(AC) | 多倫多-皮爾遜 | 國際 |
美國航空(AA) | 洛杉磯 (2016年2月11日開航) | 國際 |
夏威夷航空(HA) | 檀香山 | 國際 |
達美航空(DL) | 洛杉磯 | 國際 |
聯合航空(UA) | 舊金山 | 國際 |
阿聯酋航空(EK) | 迪拜 | 國際 |
卡塔爾航空(QT) | 多哈 | 國際 |
羽田機場的全年貨運量是全日本第三大的(第1位是成田機場,而第2位是關西國際機場)。機場是屬于相鄰的東京貨運站,而貨運鐵路主要服務東京市中心。
航空公司 | 航點 |
---|---|
全日本空輸貨運 | 大阪/關西、札幌/新千歲、佐賀 |
香港航空貨運 | 香港 |
Air Incheon | 首爾/仁川 |
長榮航空貨運 | 臺北/桃園 |
|
本條目匯集過多統計、分析、圖表資料,或羅列搜集項目。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資訊收集處,冗長清單會使讀者不解其意并降低可讀性與版面整潔。 條目內的陳列數據或項目應該有適量的介紹文字以令讀者了解內容。 |
JR東日本亦有建造從東京車站直通羽田機場的線路計劃,從東京站沿東海道線行駛,在田町站附近并入東海道貨運專線,接著在大井埠頭一帶以地下的形式行駛至羽田機場。